不止是安防 红外摄像机在应急产业的应用
安全事故的频发,尤以去年的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方面凸显了我国在防灾应急措施上的紧缺和不足,同时用事实敲响了防灾减灾的警钟,也时刻警示着我们科学防灾御灾的重要性。技术上,红外热成像技术以及深入应用于应急产业的几大领域,为防灾应急提供技术保障。
安全事故的频发,尤以去年的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方面凸显了我国在防灾应急措施上的紧缺和不足,同时用事实敲响了防灾减灾的警钟,也时刻警示着我们科学防灾御灾的重要性。
应急产业在我国是新兴产业,是指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处置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随着自然灾害以及安全事故的频发,国家也高度重视应急产业发展,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应急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这是我国首次对应急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政策上为应急产业的发展开辟道路。技术上,红外热成像技术以及深入应用于应急产业的几大领域,为防灾应急提供技术保障。
红外摄像仪在应急产业的应用
防火监控
森林防火工作是中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然而,森林火灾却屡见报端,最典型的莫过于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共造成69.13亿元的惨重损失。近几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
由于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的灾害,因此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是防灾的重点。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不仅要依靠建立严密的应急机制和强有力的综合指挥系统,组织训练有素的扑火队伍,同时也要依靠先进的视频监控及预测报警的设备,其中,红外热像技术的投入对于火灾预警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红外热像仪是反映物体表面温度而成像的设备,因此除了夜间可以作为现场监控使用外,还可以作为有效防火报警设备,在大面积的森林中,火灾往往是由不明显的隐火引发的。这是毁灭性火灾的根源,用现有的普通方法,很难发现这种隐性火灾苗头。而应用红外热像仪可以快速有效地发现这些隐火,并且可以准确判定火灾的地点和范围,透过烟雾发现着火点,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扑灭。
安全防范
红外热像仪具有的隐蔽式探测功能,无需光照,可穿透浓烟、浓雾等恶劣情况,可视距离达数公里远等优势,已逐渐广泛应用于安全防范(反恐)系统,成为安全监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等,通过红外热像仪的检查和监控能有效的提前预警,从而防止安全事件的发生。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感知物体发射出来的红外辐射能够快速精准地探测到发热物品如火源并提示报警,通知安保人员赶到现场控制携带热源的可疑人员。
检疫控制
除此之外,红外热成像技术也用于检疫控制。人体测温即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非接触红外测温,可获取物体的温度信息和红外图像,不同的温度在热像图中以颜色进行区分,即使只有0.04℃的温差也能分辨出来。凭借其非接触、实时、精确测温等特点,即使人流密集,红外热像仪仍能轻松捕捉发热疑似患者。被检测旅客通过人体测温热像仪视场内区域即可完成体温检测,一旦发现发热旅客,立即触发报警,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对可疑旅客进行医学复查。如日前我国所发现的输入性寨卡病毒患者,便是通过该方法在出入境口所发现的。
红外摄像仪民用市场逐步扩大
红外热成像仪最早是以军事目的而得以开发,用于提升部队夜间作战能力,但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及成本的下降,尤其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出现,使得红外产品不断扩大进入民用市场。
但目前市场实际年需求与潜在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其一,红外热像仪中的核心部件——探测器的成品率不高,从而造成探测器乃至红外热像仪的成本和售价居高不下,影响了红外热像仪市场潜在需求的开发;其二,目前红外热像仪应用最多的行业是军事、电力、消防等行业,红外热像仪在更多领域应用的推广需要一个过程。然而,在应急市场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硬件的价值正在不断降低。
同时,监控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水平,必须创新出更好的产品和功能。随着视频监控正朝数字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联网监控成为监控系统的一个基本特性,对监控行业的关注也由前几年的DVR与NVR问题之争等转向系统管理平台,用户的关注点正在由简单的产品组合转向系统的应用、管理和增值等。新型的红外热成像监控技术正符合这些特征,在应急领域的普及应是必然趋势。
(文章来源:慧聪安防网)
下一篇:红外热像仪在电路研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