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大空间建筑火灾早期探测中的应用
大空间建筑,如:大型商场、会展中心、影剧院、博物馆等场所,与普通建筑物不同,有着自身固有的特点,因此也是早期火灾探测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空间高大,火灾烟气难以到达顶部
大空间建筑,一般高度都在12m以上,因此烟气到达顶棚时间较长。此外,由于火灾高温烟气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空气的稀释逐渐降温,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则失去上升浮力,悬停在大空间的中上部位置,很难到达顶部。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大空间建筑的顶部易产生“热空气团”,热风压效应对上浮的火灾烟雾起到了屏障作用。因此,在高度超过12m的大空间建筑上方使用普通感烟/感温探测器基本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2. 空间宽阔,火灾烟气难以聚集
由于博物馆、国家级会议厅馆、物质仓库等大空间建筑场所空间体量很大,在发生火灾的初期,烟气很快就被周围空气稀释,浓度积累很慢,这就类似于野外的炊烟,浓烟很快就会被风带走。而现在烟感探测器报警阈值一般是3%~5%OBS/m,低浓度烟气不能触发报警。因此,当大空间建筑场所达到烟感探测器火灾报警浓度时,火情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了,造成的损失已经很大,报警已经失去意义,所以目前所使用的感烟/感温探测器不适用于这类场所。
3. 通风设施令火灾探测更加困难
大空间建筑场所内部大多安装有通风及空调设施,由于大空间空气循环,这样一方面火灾高温烟气被大幅度稀释,难以到达传统烟雾探测设备的报警阈值。另一方面,循环气流将使烟雾难以达到探测器。造成报警延误或漏报。再加上大空间内部形状、物品摆放,房屋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使热烟气流更加紊乱,普通感烟/感温探测器往往在火灾已经发生到一定规模以后才能发出报警且无法准确锁定火源准确位置。
在火灾的燃烧产物烟、热、光这三种物质中,以光传播最快,它最不易受环境及空间尺寸的影响,以光作为信息源识别信号,可以实现最快速度报警。人眼能够感受的光线是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为:0.38~0.78μm,也属于一种电磁波),比0.38μm短的电磁波和比0.78μm长的电磁波,人眼都无法感受。比0.38μm短的电磁波称为紫外线,比0.78μm长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μm的电磁波,见图5。红外热成像报警技术就是采用判断热红外线来报警的。
“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在火灾尚不被人眼所见的情况下,正确探测其存在并发出报警信号,其灵敏度比传统探测器高出许多倍,为超早期探测火灾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它很好地解决了大空间建筑早期火灾探测中灵敏度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可以有效地避免误报、漏报和报警延误现象,具有控制距离远、保护面积大、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探测范围宽,性能可靠,误报率极低,不受空调系统的影响和环境适应性强以及灵活多样的布设方式等优点,并可实现防火、防盗、一般监控三位一体和多项联动控制报警功能,是影剧院、博物馆、艺术馆、物质仓库以及综合性的娱乐中心、体育馆、会展中心等高大空间火灾探测报警的最佳选择。
(文章来自 百度文库 编辑发布)
上一篇:红外热像仪检测变压器箱体解决方案
下一篇:红外摄像头的选用及安装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