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自然保护区红外线监测全覆盖
成都因独特的地貌类型孕育了丰富的植被,保存了众多的生物物种,目前已记录的高等植物占全国种数的十分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8种。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了解到,为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将针对成都市自然保护区涉林问题开展督察整改。
初步建立起珍稀动植物保护体系
据了解,根据调查统计,成都市自然保护区已记录的高等植物有264科1224属3390种,占全国种数的十分之一,占全省种数的三分之一。我市先后规划建设了4个“森林及野生动物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省级)、四川大邑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省级),总面积1030.8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约8%,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
红外线监测首次拍到大熊猫育幼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4个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变化情况,改进和提高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2015年9月,市财政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我市自然保护区监测体系建设及野生动植物本底资源调查。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四个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红外线监测体系,拍摄到大熊猫、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的大量珍贵照片和视频。其中,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拍摄到大熊猫育幼的珍贵视频和照片,龙溪-虹口保护区首次拍到川金丝猴种群野外生活影像。
联合督察组展开环保督察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重发展、轻保护,一些企业和单位无视法律法规,盲目追求眼前和局部的经济增长,使自然保护区受到的威胁和影响不断加大,有的甚至遭到破坏。”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野保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6月8日至13日,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联同市环保局、市农委组成联合督察组,先后对简阳市、蒲江县、大邑县、崇州市、都江堰市、彭州市的自然保护区进行现场督察。要求各自然保护区全面排查,对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开矿、开垦、挖沙、采石等法律明令禁止的活动,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内违法开展的水(风)电开发、房地产、旅游开发,其他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等在实验区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的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时限。
(文章来源:成都晚报)
上一篇:红外热像仪的保养技巧
下一篇: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安装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