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相博客 > 2017热成像技术市场趋势浅析

2017热成像技术市场趋势浅析

OFweek安防网讯 随着平安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一带一路”政策的鼓励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安防行业技术不断发展,全天候夜视监控已经成为检测视频监控系统是否完善、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潜在衡量标准,因此主动红外夜视与被动红外夜视遍地开花,短短几年时间迅速涌向各行业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红外热成像技术市场的潜在需求可达500-600亿元,而目前市场状况仅处于起步阶段, 到2020年,红外成像市场将增长20%以上。

随着国内“军转民”技术试点工作的扩大与深入,越来越多的军用技术发展到民用市场当中,比如无人机在没有市场的井喷式爆发,目前,虽然热成像技术目前发展较为平缓,但随着对安防技术要求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热成像技术出现在了更多的行业领域当中。从城市安全监控、森林防火预警、到大楼能源高温部位检测、高速铁路安全监测、汽车安全驾驶汽车及消费类产品(智能手机、户外用网站等)等领域。

比如搭载热成像技术的无人机。无人机可以根据搭载的设备来决定其具备的功能,从而开辟了与传统行业跨界合作的通道,而随着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不断增多,所需具备的技术要求不断加大,其中红外热成像技术成为无人机在救灾、抓捕罪犯、电力巡线、科学拍摄、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技术保障。无人机+红外热成像的合作方式,也让红外热成像技术更加立体化及多元化。正是基于热成像技术与无人机的技术契合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2016年大疆宣布与全球热成像的领导者美国菲力尔公司(FLIR)合作,推出夜视无人机产品,开启无人机+热成像跨界合作的典范。而作为国内热成像品牌企业,大立科技、武汉高德、广州飒特、上海巨哥、深圳景阳等也纷纷开始了对无人机探索。

再比如由红外热成像技术大力辅助的智能安全驾驶系统。近日,新兴民用智能安全驾驶企业轩辕智驾推出了新一代红外热成像避障系统、360三维全景影像系统、流媒体后视镜等多款ADAS产品,全力推动红外产品从军用级向“消费级”发展。轩辕智驾新一代红外热成像避障系统前方视像经红外成像处理后,显示屏上能清晰呈现抑制强光、穿透雾霾后的画面,有效防止因驾驶员视线受阻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同时行人智能识别和前车碰撞报警功能可提前发现行人、车辆以及障碍物,大大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文章来源:安防行业网)

我要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上一篇:匈牙利在边界建高科技围墙挡难民 装红外传感器

下一篇:红外热像仪、传感器等多种仪表助力西湖文物监测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