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的技术发展
在西方,水下遗存的探索起源于15世纪至16世纪,到了19世纪,随着盔式重潜装备的出现,大大加速了人类对水底世界的探索进程。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海军军官雅克斯·库斯托发明了现代轻潜设备——自携式水下呼吸器,考古学家乔治·巴斯于1960年在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沉船遗址现场指挥并亲自完成潜水作业,这两个相互关联事件的发生宣告了水下考古学的诞生。
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开始尝试使用机器人进行水下探测,水下探测技术得到迅猛发展。1989年,美国Robert Ballard博士将名为Jason的水下机器人用于调查地中海区域一个古商船遗址,Jason成功地从800米深的海底拍到了沉船的图片。由此,借助水下机器人的帮助,考古人员就有了不必冒着生命危险便可实现深度考察的可能。随着世界多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兴起和对装备要求的不断升级,水下机器人也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到考古中来。可以说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水下考古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0年,肯尼亚水下考古队在谢拉东侧海域、小曼达海域、曼巴哈维海域三处海域调查发现了水下文物,在马林迪海域发现了两处水下文化遗存或沉船线索。水下考古队采用旁侧声呐仪与DGP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物探扫描,充分发挥了高科技设备的作用,为分析水下遗存状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除了水下探测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也陆续将水下考古船投入实际应用。2012年,韩国国立海洋文化遗产研究所斥资47亿韩元(约2800万元人民币)建造了亚洲当时最大的水下考古专用船“努力安”号。该船全长36.4米、型宽9米、深4米、吃水2.9米、总吨位290吨、满载排水量593吨、2台1420马力柴油主发动机、最大航速14节、乘船定员35人。该船配备有潜水装备、考古发掘、降压室和红外线热成像观测系统等先进的文物打捞设备,最大潜水深度为80米,可提供8名潜水员同时作业,一次出港进行考古发掘作业可持续20天,可基本满足近岸水下遗址调查和短期发掘的要求。
(文章来自 中国文化报 编辑发布)
上一篇:红外热成像仪在安全防范中的应用